11月2日,由世界汉学中心协办的“2024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在和合文化发祥地浙江台州举行。论坛以“和合文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阐释中华文明精髓,分享中华文化智慧,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由世界汉学中心主承办的2024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世界汉学对话分论坛”同期举行。论坛以“和而不同,深化世界文明互学互鉴”为主题,邀请来自意大利、冰岛、墨西哥、喀麦隆等16个国家的18位汉学家围绕“开放包容,共促全球发展”“和合与共,共筑国际安全”“人文交流,共享文明成果”三个分议题,展开研讨交流。
冰岛前驻华公使、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拉格纳尔·鲍德松(Ragnar Baldursson)应世界汉学中心邀请出席“世界汉学对话分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本文为鲍德松先生会后发表于环球时报英文署名文章的中文译文(参考版)。
在中国文化中,“和合”概念里的第一个“和”体现着和谐、和平与平衡,第二个“合”代表汇聚、团结与合作,它是中国人个人及集体心态的核心所在。“和合”理念植根于数千年的哲学思想,是人们与他人、与自然以及与自身和谐相处的指导原则。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和合”概念与当今世界息息相关,因为应对我们在各个领域面临的全球性挑战需要“和合”所强调的那些原则。以当代视角审视,“和合”是一个永恒且具有普遍性的概念,能够引导中国乃至世界走向一个更加和谐、和平与平衡的未来。
随着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一政策并未扰乱中国文明的传统结构。相反,它与中国传统文明的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用英语来讲,我们可以将其称为“绿色、合作与商业文明”。这些特征体现在中国的“和合”文化之中,人们以协调且可持续的方式为了共同目标和平协作。
当思考改革开放与“和合”文化之间的联系时,我立刻想起了1996年圣诞节期间的一件事。我的一位密友问我和我妻子能否帮她买两座中式石狮子,作为送给她丈夫的圣诞礼物。我妻子出生于北京,她提议我们去中国北方河北省曲阳县,那里的当地人制作石雕。
从北京驱车三小时到达那里后,我惊呆了。由大理石、花岗岩和玄武岩制成的、大小各异、主题多样的雕像,在一个个村庄的狭窄街道上排列着。大多数雕像刻画的是中国人物形象,但也有一些设计受到了外国影响,比如意大利和希腊风格。虽然许多家庭也兼做一些农活,但主要精力都放在石雕上。显然,这个雕像生产中心并非新近才建立的。有些石料是从遥远的采石场运来的。这种面向广大城市地区的协调且专业化的生产必然植根于世代相传的悠久传统之中。
我不能说自己一下子就领悟到了这次经历的意义。但当我重新审视中国乡村时,那个偏远村庄里所有等待运往中国城市或国外客户手中的雕像的画面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这次经历加深了我对中国社会如何通过协调且可持续的实践来体现“和合”文化原则的理解。石雕村这一现象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当地手工艺的繁荣。它表明了社区内部以及与外部市场之间的协作是成功的支柱。这种植根于可持续性与和谐的协调合作传统,是中国文明的一个鲜明特征。
渐渐地,我意识到中国文明的特点是有着地方及区域合作的古老传统。我开始注意到,类似的专业化中心是中国许多乡村的一个常见特征。从石料的开采、运输到雕刻、营销等各个环节之间紧密的联系与分工,是合作精神的典型体现。
在“和合”文化中,第一个“和”字可译为“和谐、和平且协调的合作”。这个字是由表示粮食的“禾”字与表示嘴(或锅)的“口”字组合而成。中国人一直都深知紧密且可持续的合作在养活众人方面有着至高无上的重要性。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延伸至国家的各个角落,合作的范围扩大到了非农业生产领域。“和合”文化中的第二个“合”字反映了这一发展。它由表示“人”的“人”字、表示“一”的“一”字以及表示“口”的“口”字组合而成,表达了人们为了共同目标所进行的合作与商业往来,尽管这并非与粮食生产直接相关。
“和合”文化不仅体现在地方生产模式中,还作为一个整体延伸至国家层面的治理理念之中。“和合”的精髓在于和谐以及合作共赢,它通过协调尊重多样性与实现共同目标来推动整体发展。这一理念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文化支柱。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中国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以及专业化劳动力的传统,外国投资源源不断地涌入。此外,中国文明对新思想和新奇商品一贯秉持的开放态度为新产品创造了一个不断扩大的庞大本地市场。
改革开放政策释放了中国传统社会中蕴含的生产力的潜在能量。它也重振了深植于中国社会的传统“和合”精神。例如,专业化工业园区和供应链的建立——就像曲阳石雕产业那样,至今仍充满活力——展示了古老的协作与分工传统是如何与现代性以及全球市场相融合的。
如今的中国继续奉行开放政策。改革开放并非一项终有一天会停止的临时性政策,相反,它与中国专业化生产和先进供应链的古老传统直接相关。随着中国与外国合作伙伴的合作不断发展、中国市场不断拓展以及消费随着新产品的出现而日益多样化,这一传统也在进一步延伸。这就解释了中国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经历了多年以高昂环境代价换来的仓促发展之后,新时代又强调了一个新层面——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和合”文化所强调的核心价值之一。
一个可持续的文明必须植根于对其自然资源和生态的可持续利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与其他文明的可持续关系之中。
此外,它必须基于习近平主席所描述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如果发展不可持续,就不能称之为“绿色”,而且要想做到合作与商业化,就必须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如果一个文明不“和平”,那么这些条件就都无法满足。
这种对可持续性与合作的坚守体现在中国对世界的开放之中。通过邀请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与本地合作伙伴开展协作,中国将自身发展与更广泛的全球化进程联系起来。反过来,中国企业也在走向全球,并且更愿意与它们能够信赖的外国同行合作。通过邀请外国企业参与其国内市场并鼓励中国企业拓展全球业务,中国彰显了包容与互利的原则。这些努力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绿色、更具合作性的全球经济。
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中心依托北京语言大学丰富的汉学研究资源,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建构学术服务和研究平台,凝聚全球汉学家力量,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打造世界汉学家母港与世界汉学“根服务器”。
世界汉学中心精心打造了全球汉学家信息网络系统,联络沟通了100多个国家、近5000名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研究与知识资源,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建立世界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稳定学术交流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世界汉学与中国文学、出版、影视、艺术、文博等相关产业的对接机制。中心将通过数据库建设、学术出版、翻译服务、论坛会议、研习研修、智库咨询等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汉学家交流和学术往来互动。
世界汉学中心致力于促进汉学家与汉学研究学者的学术交流,推动汉学学科发展,培养汉学学术新人才,与汉学家共同建构跨越空间的汉学(中国学)学术共同体。世界汉学中心将依托其深厚的汉学学术资源,持续邀请更多海外优秀汉学大家入驻世界汉学中心从事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让世界汉学中心成为世界汉学家的学术研究母港,帮助汉学家深刻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建设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新传播体系。使世界汉学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学枢纽,推动汉学(中国学)研究中心回归中国,并阔步走向世界。
2025-01-16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3